近日,广州市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发布一则题为《成功监测预警事件6起!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初现成效》的新闻报道。报道指出,由辰安科技子公司合肥泽众承建的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自2025年初试运行以来,截至8月11日,已成功监测并妥善处置6起预警事件,均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

该系统通过在天然气管道、桥梁、隧道、电梯、冷库等关键风险监测点部署物联感知设备,实时采集数据,结合AI大模型算法实现风险自动研判,整合应急、住建、城管、消防、政数局等多部门资源,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广州市白云区基于“智能感知+AI研判+协同处置”三位一体技术体系,在系统试运行期内成功化解多起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标志着白云区城市安全应急治理从“被动抢险”迈向“主动防控”的新阶段。

当前,合肥泽众项目团队已经常态化扎根于本地,进一步拓展风险监测范围,重点围绕燃气安全、地质灾害、窨井盖、高层建筑等领域,持续推进“感知更全、反应更快、处置更准”的城市生命线安全体系建设,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泽众城市市场团队积极协同清华大学合肥院产业合作中心、白云应急协会、白云产投公司等单位,合作推动应急产业发展,为白云区应急产业和公共安全事业贡献专业力量。在7月9日举办的第一届白云应急管理新质能力发展大会上,城市应急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培训授课,创新企业代表聚焦白云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汇报,旨在助力推动白云区应急产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应急产业集群。大会也宣布正式启动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揭牌成立白云区应急协会、白云区应急产业园。
原文如下:
成功监测预警事件6起!
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初现成效
今年7月,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正式启动。近日,记者从区应急管理局了解到,该系统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接下来将进一步拓展检测范围,重点围绕燃气安全、地质灾害等领域,持续推进“感知更全、反应更快、处置更准”的城市生命线安全体系建设,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已部署各类监测传感设备近1200台
8月5日下午,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小坪立交。从外观看,这座桥和之前并没有不同,但桥底其实已安装各种监测传感设备,桥面增加了摄像头,并已连接系统。“我们在这座桥安装了200多个监测传感设备,这些设备可将这座桥的状况实时反馈到系统。”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监测系统可实时反映车辆经过时桥内部所用钢筋的延展程度等信息,一旦出现安全隐患会立即预警。
通过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记者也看到了小坪立交的实时状况。其实,在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中,桥梁的安全监测只是一部分,消防、排水、桥梁、隧道、燃气、冷库、电梯、水质、供水等关键基础设施都被纳入该系统的监测范围,全方位保障群众安全。

白云区城市生命线综合安全驾驶舱系统。

白云区电梯智慧监管平台。
记者了解到,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建设项目是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工程。今年1月,白云区印发了《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选取云城街为重点建设区域,目前已部署各类监测传感设备1180多台,覆盖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关键基础设施,实现了风险隐患的实时感知、智能预警和联动处置。各监测类别不仅有实时传送数据,部分还可以调取监测画面,每一个预警事件的处置过程也被记录在系统中。
据介绍,该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监测预警事件6起,其中燃气泄漏3起、沼气聚集2起、供水管网渗漏1起,6起预警事件均实现了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将继续加大系统的监测覆盖面
在该系统中,记者看到了这些预警事件处置的全过程。今年3月,系统预警云城街某路段出现燃气泄漏三级预警,经内部讨论和夜间观察,确定为燃气微小泄漏,需要现场处理,项目组工作人员很快到现场完成了处理。
“这些监测传感设备不仅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减少了工作人员日常巡查压力,更重要的是比人工监测更精准,监测范围更广。”区应急管理局上述负责人介绍,上述这种微小燃气泄漏事件由于泄漏量少,通过人工监测的方式,不一定能及时排查出来,但是监测传感设备能精准预警。
燃气是该系统监测的重点之一。在区应急管理局,记者还见到了燃气三方施工检测仪,主要用于监测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燃气管道可能造成的震动、位移等物理影响。这些监测设备布设在施工区域周边,一旦监测到异常振动或位移超出安全阈值,就会发出预警。“目前,这种设备正陆续安装在白云区各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述负责人介绍,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已陆续完成与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等相关单位的数据对接工作,接下来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值守。
据介绍,白云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二期建设,是计划在燃气领域扩大监测覆盖面,探索井盖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应用场景。同时结合风险评估,选取城市内交通主干道、老旧小区周边等井盖高风险区域,安装智能井盖监测设备,构建井盖安全监测物联网感知网络,实时采集井盖位移、倾斜角度、异常开启等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应用平台。加大地质灾害监测力度,在重要边坡隐患风险点安装监测设备,对暂无条件实施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优先实施专业监测、视频监控。
来源:白云融媒